专注中小学素质教育
全国
专注中小学素质教育

初三物理

发布者:明大教育 发布时间:2014/6/26 阅读:22944次 评论:

 

初三物理一对一补习 快速提分 学习方法

 

知识点:密度 阿基米德原理 压强 电流电压 欧姆定律、电阻 电路   电功率 电流的磁场  

 
 

学科问题:概念的理解,公式的选择与应用、实验题、解题思路等还没得心应手。  

 
 

失分点:压强公式的应用 电阻 电路 欧姆定律的应用   伏安法则中的额定功率   

 

电功率的应用

 
 

学科难点和重点:压强公式的应用 压强的变化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欧姆定律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功率的计算 伏安法则测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

 
 
 
 

 

 

广西省南宁市初中毕业生物理学科学业考试必考考点指导
 

 

1.自行组织命题的市的试卷结构由各地级以上市统一确定。
 

 

2.广西省教育考试院命制的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卡,分开印刷,试题不留答题位置,答案必修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范围
 

 

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全一册)的教材内容为考试范围。
 

 

教材中的“STS”、“科学世界”、“扩展性实验”栏目不列入考试范围。
 

 

4.试卷结构(满分100分)
 

 

全卷由卷Ⅰ和卷Ⅱ组成。
 

 

卷Ⅰ为选择题,只设单项选择题,赋分30分。
 

 

卷Ⅱ为非选择题,赋分70分,其中填空题占16分,作图题占4分,简答题占4分,实验题占20分,计算应用题占26分。
 

 

各部分知识板块的内容比例:热学约占10%,光学约占10%;力学(含声学)约占45%;电学约占35%。
 

 

5.主要考察内容:
 

 
 
 
 
 
 
 
 
 
 
 
 
 
 
 
 
 
 
 
 
物质的形态与变化
 
 
1.物质的物理特征:物质分类。2.物质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及其基本特征。4.常见温度值;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温度测量;环境测量。5.物态变化过程的实验探究;物理现象和物质的熔点或沸点的联系。6.水的三态变化及水循环现象;节约用水
 
 
 
 
 
物质的属性
 
 
7.物质的属性;物质的属性与物质用途的联系。8.质量的概念;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测量。9.密度的概念;密度知识的简单应用;密度概念与物理现象。10.物质属性与科学进步。
 
 
物质的结构和物体的尺度
 
 
物质的组成。12.原子的核式模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13.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14.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新材料及其应用
 
 
根据提供的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
 
 
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
 
 
 
 
 
 
 
 
 
 
 
 
 
 
 
 
 
 
 
 
 
 
 
 
 
 
 
 
 
 
 
 
 
 
机械运动和力
 
 
17.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18.简单热现象及分子热运动;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分子热运动的联系。19.电磁相互作用;电磁波的应用。20.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和力
 
 
21.时间,长度的粗略估测;时间和长度的测量。22.速度的描述;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23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力的测量;二力平衡条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2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牛顿第一定律。25.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26.压强概念;压强公式简单计算;增大减小的方法;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27.浮力的实验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28.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苏的关系
 
 
 
 
 
 
 
 
声和光
 
 
29.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乐音的特性;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噪声的防治途径。30.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的特点与光的特点与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的实验探究。31.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散发作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2.白光由色光组成;光的色散。
 
 
运动和相互作用
 
 
声和光
 
 
33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波在信息中的作用。
 
 
 
 
 
 
 
 
电和磁
 
 
34.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0的方向。35.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方向的关系。36.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7.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8.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各种各样的能量和生活的关系。40能量的转移与转化。
 
 
功: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功率: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机械功和功率;生活、生产中机械功的含义。45.机械效率。
 
 
46.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接卸的使用对社会发展作用。
 
 
内能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
 
 
内能的概念;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热机的工作进程。
 
 
内能的利用。51.热量的概念。52.比热容的概念;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电磁能
 
 
5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用电器的作用。54.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及其简单计算。55.简单电路图;简单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简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56.电流表和电压表。57,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及其简单计算;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58.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59.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安全用电。
 
 
能量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及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62.能量的转化有一定的方向性。
 
 
 
 
 
能量与人类生存的社会发展的关系。64.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
 
 

 
 

 

 
 

 

6.名师指导:
 

 

初三学生如何学好物理 :五个必修快速提高成绩
 

 

第一步叫“通读”,所谓通读就是一字不差地将书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认真阅读一遍,不丢不落,将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在通读中加深理解。例如在读书时,复习到概念和规律时,就要给自己提出四个问题:(1)这个概念规律怎么来的;(2)这个概念规律在讲什么事;(3)这个概念、规律有什么应用,(4)这个概念规律与其他概念规律之间有什么联系。
 

 

  我们以密度为例:密度概念来自于自然现象,即“同体不同质,同质不同体”。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等,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不同,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学完密度,具体应用有鉴别物质;多种方法判断物体是否空心,特殊方法测量物体的体积、质量、密度等;密度与重力、压强,浮力概念之间,能有机的联系起来。
 

 

  第二步:精读,将公式、概念、定义、规律、重要实验,特别是课文中的想想议议、科学世界,很容易与社会生活联系出题。
 

 

  必须二:抓住课堂复习,提高复习质量
 

 

  要重视学校内的复习课,提高复习质量,有不少考生对学校课堂复习不重视,认为该学的知识已经学过了,听不听无所谓,其实本校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最了解,教师的复习针对性很强,他们对重点难点的复习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更准确,复习课一要认真听课,二要手、脑、耳并用,边听边记边想,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并加快解题速度。课堂复习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查漏补缺,全面提高课堂的复习质量。
 

 

  必须三:抓住网络建立,形成知识体系,联系生活实际
 

  中考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能力考查主要是考查你对知识的理解,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求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由点到线,由线成网,要搞清楚各
 

 

  必须四:抓住题目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没有一定数量物理题作保证,就不能确保中考题做得熟练。熟能生巧,见多才能识广,在做题过程中摸清思路,寻找方法,总结规律,提高能力,这是通往成功的必经桥梁,没有几百道题的练习保证,就很难确保难题不丢分。做什么题?
 

  ①做
 

 

  ②做预测卷题,熟悉考试方向。
 

 

  ③做典型题,做难题,围绕密度、压强、浮力、功、功率、机械效率、杠杆平衡条件、电功、电功率、串并联电路结构分析、故障分析、欧姆定律、焦耳定律核心知识典型例题,重点复习。
 

 

  ④做错的题,不放过,认真找错误原因,犯过的错误不能再犯,错误就会变成财富。
 

 

  必须五:掌握应试技巧,发挥最佳水平
 

 

  心态平和进考场,打破程序来解题,先易后难抢时间,基础不丢认真解,面对难题找思路,全面检查保成功,考试本身是有规律的,它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保持良好心态,做好心理调整,至关重要,父母的期望、个人的命运成败在此一举,不紧张是不容易的,所以建议同学们:放下包袱,丢掉患得患失的思想,心态平和进考场。
 

 

  1.打破程序来解题,明确难题的位置,采用“先易后难,先大后小,先低后高,先同后异”的方法做题,中考题难题位置是固定的,命题人不会任意改变,选择题倒数1、2题,填空题倒数1、2题,实验探究题的表述题,计算题。遇到难题先不做,绕过去,将中低档题做完,再攻克难题,我们的原则是先抱西瓜,后捡芝麻,先要大分,后取小分。
 

 

  2.解题过程:“审题要慢,做题要快”审题慢是指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隐含条件、限定条件等信息要认真捕捉加工,找出思路,认真解题,会做的题必须拿到分,在明确题意的情况下,加快做题速度。
 

  3.考试题做完后,必须认真检查。检查顺序是选择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题、作图题,确保会做的题不丢分。